委员风采

    您的位置  首页 > 委员风采 > 委员风采 >> 正文
情满胸怀芳满襟
[来源:本站原创 | 作者:张海燕 | 日期:2016-09-23 | 浏览 次]

111.jpg

——记汉阴县政协委员、 文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萍

在客户眼中,她踏实稳重;在员工眼中,她和蔼可亲;在领导眼中,她敢于担当;在朋友眼中,她乐观豁达;在家人眼中,她忠义孝顺。她有着忠实的信仰,有着最初的梦想,有着非凡的气魄,也许从一开始,从某一天起,就注定她这辈子要不停地奋斗跋涉,她就是汉阴县文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萍。一位白手起家,将布艺装饰做成行业领先者,一位投身社会公益事业,创办“大风车幼儿园”的女企业家。气如虹,人如玉,刚强与温和两种性格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。

 

成长 积累 重生

 

 

1969年,郭萍出生在偏僻穷困的先锋村,刚满2时父亲在“文革”中蒙冤入狱,家只剩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,仅靠几亩旱地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。年幼的她看着母亲的艰辛,生活的窘迫,便暗暗发誓:“我一定要走出去,活出个人样来”。可在刚刚读完初中后,家里也到了艰难的巅峰时期,郭萍不得不辍学了,她曾偷偷伤心过好多回……可看看日渐年老的父母,膝下的两个弟弟,郭萍毅然地帮父母撑起了这个家,下地干活、放牛喂猪、挑担子、打临工。她用自己稚嫩的双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,日子虽然很清苦,但她一直坚强地努力着。郭萍没敢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。她相信,只要认准一件事并把当把它做到极致,只要坚忍不拔,奋发努力,付出总会有回报的。

 

1986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听说涧池沙坝有人办培训班可以学裁缝,郭萍二话不说,只身一人步行去沙坝参加了第一期裁缝培训班,对裁剪行业有了粗浅的认识,但她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,于是又找人拜师学艺,别人不愿干的活她抢着干,不好干的活她细心干,从测量、裁剪、制作,每个环节,她不停地实验,不停地思考,总是在一次次挫败中找到心得。尤其在熟悉缝纫机拆装维修时,她经常摆得满地都是零件。拆解、组装,组装、拆解,在这简单的循环中,她把每一道工序都同每一种零件对上了号并且装在心里。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,潜心钻研,她早已经成为一名动手能力很强的好学生,不久后,就出师了。次年,她先后在漩涡、汉阳等举办的培训班授课,又辗转紫阳毛坝、汉王城、焕古等地举办多期培训班。历经几年的磨砺,郭萍丰富了经验,也有了些许积蓄。1989年秋,郭萍来到了县城,一边在民乐技校教学,一边在文峰塔对面租了间得不能再小的裁缝店,开始了她艰辛的创业生涯。

可好景不长,她慢慢发现:传统的手工制衣在渐渐地被成品服装取代,这把刚刚创业的她推到了另一个风口浪尖,她绝不甘心自己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。在一次与朋友外出参观中得知,现在人们对住宅装饰品追求提高,要体现艺术感、美感、温馨感,郭萍深受启发,回到家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,她决定开辟新市场,以加工有艺术感的窗帘装饰品来寻求出路。旧的栽剪制衣刚刚有些起色,又要改变发展路子,郭萍没给自己留一点喘息时间的唯一理由就是要发展要前进。要发展,没有捷径,只有优化生产布局、适度扩大规模。

22.jpg

1993年,与家人商议后,郭萍夫妇二人在北城街租起了一间12平方米的门店,凭一台脚踏缝纫机,以加工窗帘装饰品为主,还承接沙发套、锦旗制作等。转型之初,她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,什么也不懂,回忆往事,不仅有些心酸,新业务的拓展、顾客的接受度与信赖度、物美价廉的货源……,这些问题让郭萍的心中一直忐忑着。缺资金,找资金,缺技术,找技术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郭萍凭着一股韧劲,一份执着,每一件制品自己都亲自上手,每一环节都要认真检查,从她那出去的艺术窗帘,工艺精细,质量上成,搭配完美。不久,以窗帘为主打产品的布艺装饰在汉阴也小有名气了,产品非常走俏,花样也不断翻新,12平方米的小店已是门庭若市。生意火了,客户多了,市场宽了,可郭萍从来没有忘记学习,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,她坚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、变幻新的花样,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找到更好的路子,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。1997年,郭萍又在东城街购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两层商铺,同时也新添置了新设备,形成了由测量、设计、制作、安装到售后一条龙式服务,深受广大客户喜爱,包揽的业务源源不断,应接不暇。从1994年到2006年间,她先后在恒口、汉中、城固、安康、石泉、紫阳等地开了多家分店,又在安康与汉阴独家代理上海“水星家纺”和“百丽丝”家纺专卖店,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,如火如荼。就这样,她凭着自己的努力与付出,住进了没有泥巴路的城里,父母及兄弟也跟着过上了幸福的日子,她最初那个小小梦想实现了。

从白手起家一路走到这里,郭萍并没有因此陷入小富即安的舒适中,也丝毫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。2006年,她拿出所有的存款投资注册了汉阴首家“文峰布艺有限公司”,以加工窗帘和床上用品专卖为主。“居安思危,不要居安思安”,只是她常对员工说的一句话。想做这个行业的领先者,创出自己的品牌,不是光喊口号就能实现的,所以她从来不甘于现状,虚心好学,不断寻求管理公司的真谛,她在工作之余,参与各种企业管理培训,不断提升自己。有人问她,家庭现有条件这么好了,何必要这么苦自己?可她认为,现在是在做事业,当把公司当作事业去做的时候,就会有一种使命感,你会感到把这份事业做到长久兴盛是一份责任,一种团队精神所在,更是对员工的一个交待。

善于洞察机遇、以新求变的郭萍始终以朴素的创业精神,而不会运用庸俗讨巧的灵活法则。所以在公司增长这个问题上,她做得中规中矩。可随着公司的规模扩大,抵垫也越来越多,各方面开销更是居高不下,2008年的金融危机,让这家企业或多或少被殃及,让她再一次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与易。她依然凭着那股坚韧的干劲,那种高昂的斗志,依然更加努力地做事,探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朝着心中的梦想一步步逼近。

2009年,就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,郭萍参加了县人社局举办的妇女创业培训班,了解到县上对个体工商创业扶持的优惠政策,产生了想把文峰布艺做大的念头。在通过进一步学习有关政策时,让郭萍又看到了新的“火把”。不久后,她找到了相关部门申请了200多万元贴息贷款,投资109万成立了文峰家政服务洗涤中心,真正实现了生产、销售、洗涤、服务一条龙的企业模式,与文峰布艺相互促进,相互填补,共同发展。先后又投资60多万在水岸花城附近开设了文峰布艺展示厅。招聘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,员工已原来的19人扩张为60多人,截止目前,公司年销售、服务性收入达600多万元。从最当初只有几平米的小铺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,成为创业带动就业富民的示范户。

女性在这个行业中创业,辛苦多,心得也多。在郭萍看来,机遇的把握,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;企业的创新,又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。至于公司能发展到今天,她认为,只能算完成了期许的一半。在独处的时候,她常常心怀感念地问自己:没有各级政府的支持,没有企业员工的理解,没有家人的默默帮助,我能有这番事业吗?新业务的开发、管理的实施,甚至缺少技术工人,都会倾力支援。没有他们,我能走到现在吗?

33.jpg

2012年,在一次交流会上,受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黄庆雪女士的启发:“你有没有想过在汉阴开发一块地,真正为人民群众办点有意义的事,同时也利于企业自身发展?”黄会长的话深深地触动了她迸发的创业神经,经过为期半年的学习考察,郭萍决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,开始策划“汉阴县大风车幼儿园”建设,在征求县委政府意见建议后,几经周折,几翻风波,园址于2015年终于尘埃落定,选址在凤台新区安置区附近,更多是为了方便从农村进城的幼儿教育,幼儿园建园总投资约3000万元,邀请上海知名建筑专家作园内设计,主体楼三层,地下停车场一层,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,室内装修美化尚有资金缺口,郭萍又一次陷入困境。人生就是这样,不断解决困难,又不断地出现下一个困难。

444.jpg

向上  向善  向真

郭萍说过:“我觉得我一定要成功,只有我成功了,我才可以帮助更多的人,这也是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,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勇往直前。”她还说:“我一个人富不算富,要大家一起富才算富”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,她始终不忘党和人民的厚爱,先后为慈善协会、学校、环卫工人、贫困大学生、孤家寡人捐款捐物共计10余万元。

作为这样一个职业女性,谁能相信她是一个对婆婆比自己亲妈还好的儿媳妇?谁能相信她要给大弟弟买铲车,还要给小弟弟开办理发店?谁能相信她在儿子考学时,放下所有的业务,在家专门给儿子做饭洗衣,直到儿子进入职场?……听者无言,如果对于一个一般的女人来讲,这样的三个“谁能”似乎谁都能。但是对于郭萍来说,讲述这些经历的时候,我听出她内心的骄傲,这种骄傲在于她的成功,不是走了惯常女强人的路子,用舍弃家庭换来事业辉煌,而是在于,她在事业成功的同时,近乎完美地解决了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。 这种骄傲告诉我们,郭萍希望人们羡慕她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。她公司有员工告诉我,郭总的家庭很幸福,夫妻两人非常恩爱,儿子少有的懂事和明白事理。

在郭萍的身上,集结着很多光环:“全国优秀创业标兵”、“优秀女企业家”、“民营企业先进个人”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“省级文明工商户”等等荣誉称号,对于她来说,也许经历更多是不为人知的艰难与曲折,但她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来,而是用一生去追求。执着,坚持,说这就是她成功的根本,很多人都聪明,没有人不想发财,但是能做到执着和坚持的人并不是很多。在她的管理团队中,有很多人跟随她摸爬滚打了十几年。这些人对公司的“忠诚”,源自对郭萍为人和干事创业精神的敬重。

有人曾说过:“人的一生要画6个圆:家庭、事业、金钱、健康、人脉关系和社会价值,这6个圆不分先后,都画圆了才是完美的。”我想,对于郭萍来说,可以想见的最完美的人生。拥有这一切的她可以说是让人羡慕,更让人钦佩。但当这一层层光环渐次褪去后,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平凡女人的个人奋斗史,一段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过程。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,在光鲜耀眼的背后,往往是浸透着辛酸的阴霾,风雨后的彩虹才会愈发灼灼生辉……

 66.jpg

有为  敢为  善为

 

 “别说委员只是个头衔,责任赋予了我凝重的内涵,莫道委员只是个桂冠,使命溶入了深深的情感。当了4年多的政协委员,使我深刻地体验到了政协在群众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使我不再感到人微言轻”。郭萍在采访中说道。

作为一名政协委员,她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,她觉得自己不仅是做生意,更是政协大家庭中的一员。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,感到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。郭萍虽然没有高学历,但她特别爱学习,除了公司业务培训,她还经常主动学习国家大政方针、熟悉政协工作,努力提高自身素质。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责任,关心社会、积极建言献策略,为民谋福。每年政协的有关会议和调研、视察等活动她都积极参加,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,郭萍总是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提出提案。近年来,先后提出提案共12件,涉及我县教育、公共管理、卫生等领域,2014年在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参与提出的《关于更好地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的建议》、《关于观音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的提案》等提案,县委、政府高度重视,先后经多次调研考察,出台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意见建议。 2015、2016年提出的《关于解决大风车幼儿园建设周边环境问题的提案》、《关于我县民办幼儿园发展管理的提案》等提案,为加快我县幼儿教育发展起到很好推动作用。她说:“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,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,勤奋努力,扎实工作,不辜负政协领导和大家对我的希望和重托,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,为建设富裕、和谐文明的新汉阴贡献力量”。

55.jpg

郭萍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在她自己的平台上,以饱满的政治热情,昂扬的斗志,认真履行着一名委员的职责,在“有为”、“敢为”、“善为”上下功夫,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才智,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厚爱。


中国·汉阴 版权所有:政协汉阴委员会办公室 陕ICP备05010055号
地址:汉阴县城关镇和平街 电话:0915-5212601 投稿邮箱:25178356@qq.com